通用头部
导航nav

西安市水务局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3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B类
西安市水务局
签发人:董兆为
市水函〔2022〕129号

民革西安市委:

你们在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助力西安全域治水,提高水质环境质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将此项提案列为李明远市长领衔督办件,明确要求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聚焦问题、提高质量,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同时要认真研究充分吸纳意见和建议,推进工作的落实。现答复如下:

一、全域治水现状情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19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了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西安市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2019动员启动、2020全力冲刺、2021全面决胜,按照“治、用、保、引、管”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市系统开展“85316”水系综合治理,推进5方面301个河湖水系生态治理项目。

通过近两年综合施策、系统治理,建成了“堤固洪畅、安全可靠”的水安全体系;大力推进堤岸、堤内、堤外立体增绿,栽植护堤林9611亩,建成了“水清岸绿、生态健康”的水环境体系;坚持外源污染与内源污染同步治理,通过新建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厂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准四类提标改造,新建改建雨污管道508公里,整改雨污混接点2049处,建成再生水管网223公里,城市建成区再生水利用率不断提高,建成了“功能多元、良性循环”的水生态体系;综合挖掘河流水景观要素,建成了“人水和谐、品质独特”的水景观体系;全面推进河湖智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通过国家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验收”,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建成了“科学完善、智慧高效”的水管理体系;依托“85316”河湖现有资源,串联山与水、惠及城与人打造“三河一山”绿道,建成了“彰显底蕴、古今交融”的水文化体系。通过实施污水处理、水系连通、水源涵养、应急水源、再生水管网、智慧水务六大工程建设,构筑起水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生态基石,向市民交出一份“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答卷。

二、认真落实提案的相关建议

(一)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等方面

1.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情况

2018年我市出台了《西安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化提标改造和加盖除臭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文件,要求采用工程措施,对全市(含西咸)需提标改造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先进的除磷脱氮设施,进一步提升全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截至2021年底已完成33座,占总数的94.2%,计划2022年9月底前全部建成投运。

自2020 年4月1日起,全市城市污水处理厂通过加投药剂,出水水质均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A标准。

同时,我市不断强化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监管,加大督导检查及考核力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

2.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力建设情况

截至2022年5月底,我市(含西咸)累计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43座,能力达到388.6万立方米/日,其中,西安市36座(正式运行30座、试运行6座),能力达到369.6万立方米/日;西咸新区7座(正式运行6座、试运行1座),能力达到19万立方米/日。

3.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截至5月底,全市(含西咸)污水处理量为44463万立方米(出水均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均达到省市确定的目标任务以上。

4.城市中水管网建设情况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铺设再生水管网223公里,设置再生水取水栓92处。根据《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工程专项规划(2020-2025)》,到2023年,预计新增再生水管网50.97 km;到2025年,预计新增再生水管网87.47km。

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情况

目前我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基本实现日产日清。已建成的污泥处置项目有6座,分别是西安市污泥集中处置项目、周至县、临潼区、阎良区、蓝田县污泥处置项目和西安水务集团冀东水泥窑协同焚烧项目。在建的污泥处置项目有3座,分别是沣西新城污泥处置项目、长安污泥处置项目高陵污泥处置项目。

(二)关于强力推进《渭河西安城市段综合治理规划》的实施方面

1.基本概况

渭河西安段西起周至县青化镇,东至临潼区油槐街办,全长140.6公里,堤岸线全长184公里(左岸56.5公里,右岸127.5公里),流域面积0.98万平方公里。自西向东流经周至县、鄠邑区、经开区、未央区、国际港务区、高陵区、临潼区7个区段,有灞河、泾河、黑河、涝河等22条支流。

2.渭河综合治理情况

2008年10月,渭河西安城市段综合治理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工建设,2011年2月,沿渭各区县治渭工程也全面展开。主要内容:一是完成全部堤防建设任务,其中300年一遇标准堤防30.9公里、100年一遇标准堤防87公里、50年一遇标准堤防66.1公里;二是完成全段堤顶道路和绿化建设,其中堤顶宽度为49米的长30.9公里,宽度为35米的长87公里,宽度为20米的长66.1公里,绿化面积共10681亩;三是完成城市段堤外22公里的绿色景观长廊建设,共栽植乔木18.5万株,灌木地被面积6300亩,新增绿化面积7117亩;四是完成以灞渭桥、泾河入渭口桥梁为代表的21座支流入渭口堤防交通桥建设;五是完成8286.9亩的防护林工程建设,其中堤内为20米宽防浪林、堤外为10~30米宽护堤林。

3.渭河生态区建设和管理情况

2016年我市启动了渭河生态区建设,2017年8月15日,市政府成立西安市渭河生态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生态区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一是完成渭河西安段生态区范围划定工作,按照《陕西省渭河生态区建设总体规划》标准与要求,明确了城市核心段、城区段、农村段的生态区控制范围;二是市政府发布设立渭河生态区的通告,明确了生态区范围及管控要求;三是编制了《渭河西安段滩区治理详细规划》,截至目前沿渭各区县完成了31个滩区治理任务,治理滩区6.99万亩;四是完成了渭河西安段水流确权工作,并于2019年5月通过水利部、自然资源部验收评估;五是建立了渭河已建成工程养护管理机制,对养护标准、养护考核流程、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取得了显著成效;六是2017年12月17日,由水利部水情教育中心、中国水利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寻找最美家乡河”大型主题活动评选结果在西安揭晓,陕西渭河等10条河流荣获2017年度全国“最美家乡河”称号。渭河作为陕西生态改善的一个缩影,生动诠释着水润三秦、水美三秦的伟大梦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助力西安全域治水,提高水质环境质量。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泥处置设施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监管,及时掌握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运行情况,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确保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产生的污泥规范有序处置;三是持续做好渭河西安城市段养护管理工作,确保该项工作持续取得实效。

再次感谢民革西安市委对水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西安市水务局

2022年6月30日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