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
导航nav

子午古道绝秦岭


秦岭山脉绵延千公里,景秀石俱美不胜收,《诗经·秦风》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有“终南阳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的诗句。子午古道子午峪,子午峪沟见子河,子午峪沿着子午栈道延绵数十公里,出秦岭环山路后改名见子河汇入滈河,由滈河进入沣水,所以清澈的沣水也有见子河的一份功劳。秦岭间南北向的河谷道路自古就是南北交通中心,其中著名的有宝成铁路经过的陈仓道、西安至宁陕的子午道、傍褒水和斜水的褒斜道,以及傥骆道、周洋道。《玉海》云:“南山大凡六谷,谓子午、傥骆、褒斜、南北分列也”。
“午”代表南方,“子”代表北方。《战国策·鲍彪注》中说:“长安有子午谷,北山是子,南山是午,午道秦南道也”子午之名由此而来。唐人颜师古也说:“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
终南山下的子午镇,由于地处沟通秦岭南北的子午古栈道北口(古栈道:“栈道”又称“栈阁”之道,人们为了在深山峡谷通行道路,且平坦无阻,便在河水隔绝的悬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一些棱形的孔穴,孔穴内插上石桩或木桩,上面横铺木板或石板,可以行人和通车,这就叫栈道。),自古就是交通咽喉和商业重镇,两千多年前,已是从长安到陕南的必经之地,向北直达长安城,向南通(子午古栈道)达汉中,四川,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关于子午道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策》:“张仪说赵王,秦一军塞午道”。据有关史料考证最早经过子午道的可能是刘邦被封为汉王后由杜南入蜀中。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秦王朝“二世而亡”之后,中国发生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楚汉相争”。项羽和刘邦曾在反秦战争中约定,先攻入咸阳者为王。公元前207年,刘邦先入咸阳,但慑于项羽人多势众,只好封存秦的府库,退出咸阳,驻兵灞上。项羽入咸阳后,放火烧掉阿房宫,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又分别封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雍王、塞王、翟王,称为三秦,统治关中,以御刘邦入秦。刘邦借子午栈道入汉中,采用著名谋士张良的建议,烧 毁了秦岭四条栈道中最容易袭的咸阳的褒斜栈道。秦岭栈道由子午道、褒斜道、陈仓道等组成,全长250公里,架于悬崖绝壁和泥沼之地。“陈仓”是宝鸡的古名,特指渭河北岸的陈仓古渡口,栈道在关中的出口斜谷关距陈仓古渡相距约70公里。
公元前206年,刘邦手下的大将军韩信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开始军事行动,韩信先派樊哙、周勃率兵一万佯修已烧毁的褒斜栈道,摆出要从褒斜道出兵的架势,章邯闻讯立即加强斜谷防御,韩信却率大军西出勉县转折北上,顺陈仓道入秦川,渡渭河于陈仓古渡口,倒攻大散关。章邯急忙率军赶到陈仓城,与韩信激战。此时,明修栈道的樊哙、周勃也出斜谷,与韩信会师,章邯兵败自杀,司马欣、董翳先后投降,刘邦遂定三秦。从此,关中成了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的基地。
荔枝可口道难行
《唐记三十一》记载,“妃欲得生荔枝,岁命岭南驰驿致之,比至长安,色味不变。”唐开元年间杨贵妃欲食鲜荔枝,长安又不产,于是命令岭南通过驿站用快马递送,这就是众人皆知的杨贵妃隔山渡水吃荔枝的故事。《国史补》称其“生于蜀,好食荔枝”,足以可见杨贵妃喜爱荔枝。当地方志记载,“杨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
蜀地为京城西南一隅,北上唐京距离约二千里左右,古时的驿站是如何能将鲜荔枝在几天之内送往京城的!唐玄宗为了满足最宠爱的妃子杨玉环喜食荔枝的需要,下令自四川涪州(现四川涪陵)置专驿直通长安。“置骑传送”,就是开辟驿道,接力传递,乘骑马匹,借陕南通往京城最近的子午道,有人称“荔枝道”(从关中和陕南的分水岭算起,北边叫子午道,南边叫荔枝道)。
大文学家苏轼有一首《荔枝叹》,描述的就是当时杨贵妃吃荔枝的情景,诗中叹道:“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一次次跨山岗越河道快跑狂奔的接力赛,以致“惊尘溅血深山古道”,多少人把性命都搭了进去,最后荔枝传到宫中竟如新采摘的一般。猜测苏老先生的诗意无非是:杨贵妃往嘴里填进的不是荔枝,品味的不是荔枝的香味,而是驿站送荔枝人的汗、送荔枝人的血!足以见得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
今天走进子午古道仿佛可以听见,千百年前官差们的唏嘘呐喊,不禁让人想起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博得妃子一笑,差官累死、驿马倒毙,眼前浮现出千骑轮转、万里加急的画面。
版权